撰文|褚韵文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苹果进入造车领域的预告吗?
2022年的WWDC,苹果新一代CarPlay的功能进行了大幅度的拓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试图把握未来智能汽车的定义权。
2014年的WWDC,CarPlay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不过在前一年,苹果就给出了“iOSintheCar”的理念。
之后的CarPlay变得越来越开放,从自家APP到第三方APP,例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更加适合日常的使用习惯;后续又有分屏界面、日程提醒、专注模式等新功能随着系统的更新出现。
苹果的CarPlay就像是给了车机中控屏幕一个信号源,将手机的内容投射到一个更大的屏幕,没错我们更愿意叫它手机映射,手机上面的APP只要适配,就能够在车机上的CarPlay显示,
有人会说这不就是手机的投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它的优点是进行了全新的适配,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车机系统的替代版本,或者是从自己手机移植过来的一套车机系统。
图标相对传统车机会更清晰,当然有了siri之后语音能够控制很多功能,而且交互方式或者识别率和日常使用手机无异,更像是自己手机系统与操作的延伸,或许这就是CarPlay能够获得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可的原因。
但是换个角度来讲,这套系统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其控制的功能只是对于一些APP的操作,如果说涉及到车辆的控制,例如硬件层面,CarPlay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毕竟系统没有相应的接口以实现这些操作。
但是在今年的WWDC,虽然仅仅是一个几分钟的展示,但是通过细节,却发现了一些苹果想要深度深入汽车行业的蛛丝马迹。
我们先来看看新一代的CarPlay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适配各种各样的屏幕。此前CarPlay对于竖屏并不能很好适配,并且现在的汽车产品屏幕花样也越来越多,尺寸比例千奇百怪,从苹果官方的视频当中可以看到,横屏竖屏带鱼屏都能正常显示,这个问题在全新一代CarPlay上已经得到解决。
其次,CarPlay不再是手机APP的映射,此前我们如果对车辆的硬件进行调整,例如空调的调节,需要退出CarPlay界面,但是新一代CarPlay的演示当中,这些功能被结合到了系统当中。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CarPlay显示的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对于车辆数据的显示,例如车辆时速、引擎转速、油量数据、水温、油温等,并且这些信息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进行显示的自定义。
这时候问题来了,CarPlay为什么能够在车辆上显示手机以外的信息数据?为什么能够控制车辆的硬件?能够实现这样的操作,意味着苹果能够读取车辆的底层核心数据,这是新一代CarPlay与之前最大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苹果能够单方面做出的事情,读取这样的信息与获得硬件控制权是需要汽车厂商与苹果进行合作才能实现的事情。
但是数据的互通又会引来安全性的担忧,尤其是从介绍中看到系统会读取到仪表所显示的全部信息,这些数据具体怎么和苹果分享,在未来也是车企要仔细思考的东西。
从目前给出的信息来看,新一代CarPlay将在后续支持路虎、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日产、福特、林肯、奥迪、捷豹、讴歌、沃尔沃、本田、雷诺、英菲尼迪、极星15个品牌的车型,不过有点好奇,好伙伴宝马去哪里了?不过相关具体实际产品搭载要在2023年稍晚公布。
可以看到,Carplay已经不再是单单提供“映射”那么简单了,其新功能的实现已经要基于车辆的底层硬件做支持,已经接近一套成熟且完整的车机系统。这就像国内的华为,其智能座舱就是和车企深度合作的结果,如果仅仅是软件供应商显然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
“想做车机中的安卓?
Carplay功能越强大,无疑会让更多消费者喜爱,由此引发的是消费者会逐渐将CarPlay作为购车时的一个必要因素,或者说是重点考虑的配置,而这已经超过目前CarPlay仅仅作为一项功能那么简单。
在北美市场,有98%的产品都支持苹果的CarPlay,目前有近8成的消费者在购车时会将CarPlay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此外,iOS设备的普及率也对此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以国内市场为例,2020年相对来说是个低点,iOS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0%,但是在2021年就回到了75%;在全球范围内,iOS的占有率在近几年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最高点来到了30%左右。
并且在iOS系统普及率比较高的地区,汽车市场也相对比较发达,或者说市场比较大,在未来汽车产品以智能化为主导之后,智能设备所打造的生态圈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过智能系统将自身的设备连通在一起,这是智能设备出现之后一直在做的事情,现在我们看一些科技企业都在打造自己的“全家桶”产品矩阵,无疑是想通过产品的大面积覆盖来增加品牌对于用户的吸引强度。
一旦进入生态,很难脱离其中,这就像我们最初如果加入了安卓阵营,那么后续的设备更换往往也在同生态之间选择,iOS生态同理,现在汽车所做的事情同样如此,而且人们已经认为汽车在未来将会成为智能科技的载体,而不再是单纯的出行工具。
当消费者的需求有了足够的话语权,车企必然会对此越发重视,如果针对用户对于CarPlay的需求增加,车企完全有理由和苹果进行深度的合作。
但是作为车企,究竟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底层架构留出一个接口留给苹果?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是从目前合作的品牌来看,似乎这些车企并没有自己去研发属于自己的车机系统。
从这个角度来看,车企和苹果的联合属于“强强联手”,但是也有车企在自研智能座舱,这就以国内的新势力品牌为首,这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新一代的CarPlay并不会在国内搞得风生水起。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拆开来看,不否认国内在智能化领域的发展,也不否认国内一些车企在这方面做出的出色表现,但是生态的力量不容小觑,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北美市场的部分消费者会只考虑搭载CarPlay的车型。
这一点在国内是否发生?占多大比例还是未知,但是不能否认这一可能性。况且国内的一些品牌虽然在互联网上面风生水起,但是销量榜面前数据并没有像互联网这般那么有说服力。所以说传统的车企品牌在这方面依旧保留着巨大的体量。
苹果最厉害的或许并不是某件单品,但是当你融入其生态之后便很难离开,这才是苹果能够占据市场的优势能力,也是其具有极高用户粘性的原因之一。
对于苹果来说,其并不像一些科技公司称自己不造车、仅提供技术支持,相反,其是有着造车意愿的,新一代的CarPlay就像是正式迈进汽车市场的那一只脚。
这一次其切入的车机领域,又正是人车交互的核心环节,换句话说,这是人们在车辆上除了驾驶以外,操作最多、使用频次最多的部分,而且自CarPlay出现后,每一次的更新都能够进一步俘获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产品的进化幅度不容小觑。
如果在多个汽车品牌之中实现CarPlay功能的覆盖,那么对于苹果来说是一件颠覆性的事情,此前的苹果生态相对来说要更封闭,但是从新一代的CarPlay来看,是不是想做车机中的“安卓”?【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