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的下一个风口:得“智驾”者得天下

在政策、技术以及资本等多方因素推动下,智能汽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信任,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在技术、政策法规接连取得突破后,“智驾”领域更是热闹非凡,成为当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乘用车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会达到70%。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处长吴锋指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加速构建的新阶段。



走在“智驾”前沿的华为


近期数款上市、亮相,和即将上市的新车,无论是纯电产品,还是插电混动产品,亦或燃油产品,都不约而同地融入了“智驾”的卖点。


而一直走在“智驾”前沿的华为,也保持了一贯的话题性。11月9日,华为在深圳正式发布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新战略,并推出华为智选车业务新生态,旗下拥有问界和智界系列车型。发布会现场,华为智选车首款轿车智界S7也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25.8万元起,并将于11月28日正式发布。



智界S7的定价,引发了行业内的关注,发布会现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就表示:“要用model 3的价格,买到比model S或是eqe更厉害的车”。


很明显,智界S7定价策略就是锚定特斯拉model 3去的,锚定特斯拉就锚定了舆论流量的主动权,特斯拉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带上华为标签。并且,智界S7后续将影响星途星纪元、小米等排队要上市的新车的定价。


据了解,智界S7是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轿车,由华为与奇瑞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使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打造的全新平台生产,采用与问界M9相同的全新家族化设计,拥有舒适大空间和媲美超跑的性能体验,首发搭载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和HarmonyOS 4智能座舱,还有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领先科技,将为轿车市场用户带来全场景智慧出行新体验。



智界S7集成了华为在车领域的领先科技,HarmonyOS智能座舱重新定义了人车智慧交互,在丝滑流畅体验、智能助手、多设备连接、隐私保护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在智能驾驶领域,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通过融合感知和智能算法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阶智能驾驶。同时,智界S7首发泊车代驾,让车自主找车位泊入、车自主找人,彻底将用户从停车、寻车的繁琐步骤中解放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华为与奇瑞皆是主场的发布会上,开场余承东先给问界系列打了个广告,表示问界系列车型,诞生不到两年便在关键技术积累和高端产品体验方面取得优异市场表现,问界新M7上市不到两月收获86000大定,旗舰全尺寸SUV问界M9订单已经突破25000台,问界M5持续热销,累计交付已达120000台。随后才开始讲解智界S7的亮点,如此操作不难看出华为在汽车圈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发布会现场,余承东表示:“华为要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驾控等核心技术扎到根,持续引领智能汽车的最强技术创新,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更要把体验捅破天,以好技术、好产品,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智慧出行体验!”



打响“智驾”第一枪


一直以来,出于对产品安全性的关注,汽车市场对于“智驾”的概念偶有争议,但人们对于未来驾驶的畅想还是很美好的,这一功能点也确实给了人们窥探未来出行场景的窗口,对企业来说这也是卖点、销量。


热闹的地方容易生事端,近期华为与小鹏就AEB功能测试(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事情起因是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友商讲了AEB,我认为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传都不是公司官方发布的,全是来自小视频。我们的人也去问了,它的AEB根本不能开,路上误刹车的情况太多了。”


随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隔空喊话:“连AEB是什么,居然有车企的一把手还根本没有搞懂;对行业技术进展与未来发展,缺乏基本认知!”


紧接着AITO汽车官微发布了一篇名为《不打无谓嘴仗,打赢安全硬仗!》的文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在HUAWEI ADS 2.0支持下问界AEB的技术优势。



可能是出于对“智驾”领域的敏锐,闻到硝烟的各个车企高管纷纷下场发表自身对AEB的看法,顺便蹭一热度宣传一下自家产品。


而接下来第三方平台懂车帝在11月7日晚间的直播测试,直接将“AEB”之争推向高潮。这次测试意在对比黑夜环境下车辆AEB对静态假车识别能力。据懂车帝视频显示,小鹏G9在车速40km/h、30km/h的测试环节,都撞上静态假人。小鹏G6 在车速30km/h的测试环节, 第一次直接撞上静态假车,第二次30km/h测试成功刹停,车速40km/h时成功刹停,车速50km/m时,再次撞上静态假车。而问界M5 EV从时速30km/h到时速80km/h,全都成功刹停,均未发生碰撞。


这件事让车市AEB之争进入白热化,也打响了“智驾”领域争夺战的第一枪。


在11月9日的智界S7发布会上,余承东单枪匹马在台上热聊1个多小时,当提到新车搭载的AEB功能时,迎来了全场最高的欢呼声。余承东认为,华为智慧出行具备业内最领先的主动安全技术,拥有行业首发的全向防碰撞系统、更强的车身架构以及最强AEB能力,引领智能汽车进入全维安全时代。



据了解,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拥有持续进化的安全性能,AEB最高刹停时速提升至90km/h,主动安全能力业内持续领先。


“吵不过”还是“没实力”?


前两年汽车圈的热点离不开一个“电”字,凭借对行业变革的敏锐嗅觉,比亚迪全面转型取得先机,成为新能源行业当之无愧的销量王者。如今,比亚迪的成功将中国新能源的影响力扩大至全球,从而推动整个中国车市转型。而几乎同一时期瞄准“电”领域的北汽,却因种种决策失误,声量渐弱。


也是乘“电”东风,一批新势力车企也得以出现在消费市场,上个月,理想月销量超4万辆,稳坐新势力车企头把交椅。但在华为和小鹏的“智驾之争”中,从不放过任何热点的李想却没跟着掺和,直言不和华为吵架,实在吵不过。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至今,“智”逐渐成为新的焦点,智能驾驶体验越来越被看重,也因“智”的技术门槛较高,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得“智驾”者得天下。


而李想的那句吵不过确实是实力不允许,理想的冰箱、彩电、大床确实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精准地抓到了目标用户,但太容易被复刻。而华为搞研发的速度和经济实力,理想确实比不起,也很难复刻。不仅是跟华为比不起,丰田、本田这种传统品牌的转型,也给了新势力车企巨大的压力。


再加上明年跟华为同为手机业务转型,同样研发智驾的小米汽车上市,能否给行业带来新的玩法?当遥遥领先隔空PK are you ok,缺乏硬件技术的理想还能插上话吗?


不仅如此,随着头部车企和华为、小米批量进入,会冲击奔驰、宝马、奥迪明年的销量。接下来豪华车衰退的速度会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留给BBA们的时间不多了。


明年开始,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进入门槛和试错窗口期将彻底关闭。以前是乱世SUV谋生存,未来玩得明白智能轿车的企业才能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