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高速连环“魔鬼碰”,吉利银河L6能否轻松应对?
现在的新能源车除了续航这些用车刚需问题之外,最受关注的就是车辆的安全,甚至现在很多消费者眼里,新能源汽车已经被下了“逢撞必烧”的魔咒,尤其是在一些比较严重的追尾事故当中,很多新能源车最后留下的只是一具被烧光的空壳。

像2020年国内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当中的数据,高速公路车与车之间碰撞运动车辆事故分析,追尾碰撞事故占比77.2%,受伤人数占比75.5%,死亡人数占比86.2%,是对车辆、乘员危害最高的一种碰撞事故。



这其中,高速工况连环追尾事故发生率较高,面对高速的追尾车辆发生严重变形,电池及油箱着火时有发生。那么对于新能源车来说,这种碰撞现象更是“危机四伏”,那么现在的新能源产品是否能够应对这种严苛的工况?吉利银河L6给出了答案。

如何验证高速碰撞安全?

此次三车高速连续追尾碰撞试验,主要模拟日常用车场景中下雨湿滑的高速路上,在突然团雾、路面湿滑、前方视野受阻的条件下最容易发生的连环追尾事故。

具体体现为:吉利银河L6发现前方车辆停止后,进行紧急制动,速度降低至40km/h速度撞上前车(较大的厢式车);发生碰撞后,吉利银河L6后方车辆因反应不及时,以100km/h速度追尾吉利银河L6。



国家标准试验整车追尾碰撞时速是50km/h,此次100km/h高速追尾碰撞的能量是国标后碰试验的4.49倍,而目前行业最高追尾碰撞试验时速为80km/h。两次碰撞都完成后,根据吉利银河L6的车体变形情况、气囊弹出状态、电池有没有受到冲击、电路油路是不是结构完整,等等多方面的指标,来判断吉利银河L6的试验结果。

接下来,我们来一项一项看具体的碰撞测试结果:

1、碰撞后,车身结构及底盘结构完整、乘员舱完整,乘员生存空间充足,碰撞过程车门未打开,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弹出,车门可顺利打开;

2、碰撞过程中气囊点爆,双闪启动,安全带预紧功能启动,安全带未发生割裂等失效现象,乘员得到有效保护;

3、高压系统自动断电,Vb/V1/V2电压正常,绝缘阻值正常;电池包、ODP、高压负载等无挤压破损,高压电池整体完好,安装固定螺栓无失效,静置24小时后无起火、无爆炸,电解液无泄漏等现象发生;

4、油箱、油管、燃油系统结构完整,静置24小时后无燃油泄露现象发生;

5、碰撞过程中车载紧急呼叫系统启动,自动拨打,有人工客服接入。

6、碰撞后车辆静置,将车辆动力电池拆下,安装到正常吉利银河L6车辆,车辆可以正常上电和行驶。


可以看到,在这种超国标的碰撞测试当中,吉利银河L6并没有出现前面提到的“逢撞必烧”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成绩的背后其实是车辆在架构与动力电池两个方面针对安全性所作出的一些努力。

针对新能源的架构安全

吉利银河 L6基于世界级 e-CMA 架构打造,秉承了CMA架构原生安全设计理念,同时聚焦“电动化、智能化”,在三电系统、电气化架构、全域智能安全方面做了专属的系统性升级,再配置全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可以说在安全方面是具有“天生的好底子”。



例如银河L6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整车的高强度钢比例达到72%,热成型钢比例占17%,这个数据放在同级别车型当中可以称得上是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其次,针对不同方向的碰撞,车身之上也有多种针对性的安全设计。

前防撞梁采用980DP超高强度钢板辊压成型,采用“B字形”结构设计,整体长度超过1300mm,占车宽长度(吉利银河L6车身宽度1875mm)达到了70%,一般其他品牌都在60%左右;侧面采用一体式门环设计,采用整体式热冲压方案,采用厚度1.4mm、强度达1500MPa的热成型钢板,高温加热后一次成型。

尾部应用了B字形大截面后防撞梁,使用980DP高强钢,160mm超长吸能盒,承载和安全防护能力提升30%以上,抗碰撞效果更好;同时后部油箱布置在常规交通事故中不易被撞击的位置(后保险杠横梁与油箱纵向距离1320mm),充分考虑油箱在各个维度撞击的安全性。



针对动力电池的布局,银河L6采用了吉利设计的四纵四横专利结构,“四纵”包括双纵梁,双门槛梁,且门槛梁采用闭合双层热成型材料,厚度达到同级领先;“四横”包含电池包加强梁,前座椅前后安装梁,后座椅安装梁。让电池和车身融合成“侧碰柱四条传力路径”, 在受到外部挤压或碰撞力时,可以有效分散更多载荷,保障内部的电池不受冲击、0变形。

最后一点就是车辆的底盘,这也是新能源车相对于燃油车在安全防护上面的一哥不同点,例如电池附近的防撞横梁,采用2mm厚U型设计,低于电池包10mm,可以在车辆发生刮底碰撞时,有效抗击障碍物的冲击能量,为电池再加一道防护。配合底部吸能结构,底部三重防护结构,对底部损伤起到有效防护,可满足前向40km/h,后向7km/h刮底以及20km/h托底的超标测试。

电池自身的安全保障

除了车身将动力电池、油箱等在碰撞发生后易出现危险的零部件牢牢“抱”在当中之外,动力电池自身如何保障用车安全也是消费者关心的重点,毕竟这在新能源车当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核心零部件。

银河L6在电池上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架构层、PACK层、电池电芯安全技术标准三项。



首先,架构层,这一点其实就像上个部分提到的内容,利用车身的安全架构,形成对动力电池的整体保护,主要是包括底部三重防护结构、潜艇式整车架构分散压力、车包一体的结构设计,总结一句话就是用高强度材料与结构设计来保证动力电池在发生碰撞后不轻易受损。

其次,PACK层,也就是动力电池自身的设计安全,吉利官方称给到了电池“坦克级”的电池结构保护,例如神盾电池专利设计,也就是结构强度更高的田字格框架,整体模态提升2倍以上;配合吸能型腔,电芯与箱体预留超大空间,双重溃缩空间保证电池整体强度,在350kN的挤压力后,电池框体未接触到电芯,保证电芯不受力,且不会发生起火和爆炸。



再有电池底部的高强钢板+ PVC涂层,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板的2倍以上,对底部损伤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同时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隔热能力;同时为了电池在意外热失控情况下电池内部的热量可以快速排出,神盾电池使用的单向防爆阀泄压速度是普通电池用的透气阀的2倍,保证电池迅速平衡内外压力,最大幅度降低电池爆炸风险。

最后一点就是电池电芯,其内部采用低反应活性电解液,其离子电导率高、产热少,安全性大幅提升;高安全磷酸铁锂正极为惰性高稳定材料结构,超强的热稳定性,500℃不分解,电池热安全性能可控;耐热涂层涂覆技术可以耐高温、高强度复合结构在超高温150℃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尺寸结构,防止内短路扩散。

总结

此前我们可能会认为只有在旗舰机产品上,厂家才会投入更多的技术与实力,但是通过吉利银河L6在安全层面上的努力,在最大众化、最主流的产品之上,也看到了这种不做表面功夫的“神盾式”安全。随着后续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增加,产品的安全性将会被越来越重视,具备这一优势的产品,或将在市场迎来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