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就必走下坡路吗?”
在转型的当下,这样的观点似乎在很多人心中成为了合资品牌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经历了2024年全年的落寞,不管是销量的下滑,还是经销商的退网,似乎都在印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但是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当中,没有人会放弃抵抗任人宰割,在2025年上半年,诸多合资品牌的动作取得了成效,不管是主观上带给消费者的活跃程度,还是客观上的销量反弹,合资品牌都展现出了复苏的态势。
东风本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25年1-6月,东风本田总销量近15万辆,其中CR-V终端销量近9万辆,同比增长近8.4%。
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稳中有进,那么此时不禁要问,东风本田究竟做对了什么?让其能够在合资式微的当下重拾活力,其做法是否能够成为当下合资品牌征战国内市场的标准化答案?
#油、电,一个都不能少#
传统燃油与新能源电动化共同发展,已经有很多合资品牌将此理念作为国内转型阶段的发展路径,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合资品牌此前在燃油市场的高占比,这让其成为了合资品牌的销量基盘,所以在当下以及后续的转型阶段,不光要有转型的先锋来冲锋陷阵,更是要稳住基盘以守住自己的市场核心。
像目前市场头部的合资品牌比如大众、丰田等,均是在国内采用这一理念,在内燃机与电动化实现双线作战。那么油、电共同发展只是单纯的售卖两种类型的产品吗?这其中的精髓是什么?或者说各自的品牌在这一路经上面又有什么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对此,东风本田提出了“油电同质”战略,这是相较于其他合资品牌来说,更加精细化的战略理念。这一理念是否帮助东风本田在销量层面取得了积极性的影响?我们不妨来看今年上半年东风本田的销量结构。
前面提到了,东风本田的CR-V在今年上半年有着良好的销量表现,可以说是品牌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主体,这其中,强电智混车型销量占总销量近18%,5月份CR-V上险数据位列全品牌全级别燃油SUV销量第一。
这一款车型从诞生到现在30年的时间,受到了全球近1500万用户的认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产品的高品质,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所以就算进入到了新能源时代,其燃油版车型依旧获得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那么此时,消费端的这一认知也必将转移到东风本田旗下的其他类型产品之上,这个时候,东风本田所主打的“油电同质”战略便能够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产生影响。
东风本田S7,这是其在电动化时代打造的旗舰产品,它有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也有本田全球顶尖技术加身,但是其依旧将品质作为主要的产品点之一。
比如其在碰撞测试中表现卓越,历经四次严苛碰撞,包括正面100%碰撞、小偏置重叠碰撞、侧面碰撞及5吨钢卷直砸A柱,车身结构均保持稳定,11个安全气囊精准开启,车门自动解锁,高压电及时切断,SOS紧急呼叫系统即时响应,彰显其被动安全实力,印证了东风本田产品的高品质与可靠性。
相对于市面上一些造车新势力在近期的事故频发,以及安全领域的保障能力缺失,这种更有安全感的体验显然要比一些表面的情绪价值更让人安心。
那么此时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在电动化时代,燃油车的产品更新要比之前更慢了?当然不是,今年下半年,东风本田将推出CR-V与艾力绅的焕新车型,以更加时尚的外观、先进的科技配置以及卓越的性能表现,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所以说,东风本田的油电共进理念其实是:油、电,一个都不能少,而且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产品,还都要造好,在转型过渡期当中,将燃油车的品质基因,延续到智电时代的全新产品之上,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
#当全球技术遇到本土需求#
除了油电同质之外,东风本田还认为,在当下以及后续的转型阶段,更应该加强本土化与品牌全球技术的融合。
本土化这件事情我们其实已经听到很多合资公司在讲,上到奔驰宝马,也会在部分产品的介绍当中提到本土化的改变,比如国人更喜爱的配色、或是只针对中国市场才会在产品上应用的内外饰设计等等。
但是就以上提到的这些本土化处理,在后续用车上面究竟会起到哪些作用?很难给到消费者实际的用车价值,所以说车企的本土化不是嘴上说说,也不是用在这些表面功夫上面,而是要根据品牌的核心技术,去与本土化的消费诉求相融合。
这一点其实是近期合资品牌都在做的事情,比如丰田的电动车产品由中国工程师进行全流程的主导,产品的开发、定义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有大众和中国智能科技企业的合作,将自身的电动平台与中国智能化的领先技术进行整合。
对于东风本田来说,这样的优势整合也是后续发展的关键。
比如本田多年的造车经验,其在新能源车型上面能够解决一些当下用车痛点,比如之前有消费者会抱怨电动车容易晕车,那么此时本田通过车辆底盘、悬架的调校,配合加速踏板的设定让其电动化产品的行驶表现能够如同燃油车一般平稳,并且再加上其多年征战F1赛场所积累的经验,还赋予了产品驾控的优势特性。
在此基础上,其与中国领先的供应链进行合作,构建本土化创新生态,比如和中国本土科技领军企业Momenta、深度求索(DeepSeek)、宁德时代展开深度战略合作,在组合辅助驾驶、AI大模型、超充电池技术等领域实现技术共融。
#总结#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转型速度超于预期,导致很多车企容易陷入到比较“极端”的思维当中,要么是固守燃油阵营,要么则是激进的舍油入电。
我们不去评价这两种思想孰优孰劣,不过二者有着同样一个缺点,也就是没有以消费者的实际诉求为出发点,不管是新技术也好,还是新的体验,如果在消费者群体当中没有获得好评,那注定将被烙上失败的印记。
东风本田之所以能够在当下这种恶劣的竞争环境当中稳中有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找到了一条更务实、更能给消费者提供产品价值的路径,不管是“十年光亮如新不生锈的底盘”、还是“5吨钢卷下岿然不动的A柱”,品质与可靠在不同的时代依旧是东风本田最闪耀的发光点。
“油电同质”和“技术嫁接+本土创新”明确了东风本田的转型目的,不以炫技为生,只为带给消费者安心的用车感受,虽然短期内不如某些造车新势力抓人眼球,但是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才是消费者最想看到的造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