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一台“老实车”,打了谁的脸?

北京现代,这家合资公司如今已经在国内走过23个春秋,这期间有快速的起量、有杀入头部的辉煌,有时代变革下的低谷,更有面向当今新能源市场转型的决断与魄力。

这23个年头当中,后期涌现了很多新造车,借着新能源和智能化的风口,短时间内把产品拿到了台面,但是经过短短的市场验证期,诸多问题开始涌现,事故、故障、品控、产品定义......

此时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些问题:汽车产品到底应该怎么做?现在这些新造车的产品真是消费者期待见到的吗?在如今越来越多的质疑声中,我们发现相对于传统造车新造车缺少了一个东西,没错,就是时间的沉淀。

时间,这是让车企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必须要经历的沉淀技术、精准发掘需求的修炼期,对于北京现代来说,造车的经验足够丰富,同样对于新能源来说,其也在全球市场获得了高标准的验证。

如今,北京现代终于在国内市场拿出了首款原生纯电平台下的产品,在这款产品之上,我们看到了时间的凝练,这让北京现代在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之时,更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车,产品应该怎么造。

#参数竞赛不如体验升级#

现在的国内汽车市场沉迷一件事情,就是无休止、无止境的参数竞赛,似乎市场之中有一条不成文的“铁律”,不卷参数就不是消费者的刚需,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现在的汽车产品华而不实,甚至在选择一款产品的时候,都觉得要为车辆上面一些可有可无的配置去多花钱,这样的市场反馈表明:卷参数完全是个别车企的一厢情愿,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能提供更高的用车价值。

消费者要的是“好用”而非“纸面强大”,这是北京现代的观点,那么在EO羿欧这台车上面,竞品在屏幕尺寸、芯片算力上疯狂堆料,而它则选择回归本质。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一款新能源车产品的核心本质究竟有哪些?

首先,这是一台车。此前很多人把汽车归结为当下科技的新载体,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一台车的本质始终是交通工具,起核心要义就是把驾驶者与车内乘员安全且无焦虑地送到目的地。

焦虑很好理解,通常都是指车辆的续航与补能两个方面。这是现在很多新能源车的通病,尤其是现阶段动力电池受到技术发展的制约,导致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于是现在很多车企对外的宣传口径就是“理论值”,但是中国的地域特性又是南北、东西跨度大,温差、地形等因素都将影响到车辆的实际续航。

对此,北京现代不光给EO羿欧装了一块CLTC续航能够达到722km、88.1kWh的电池,并且还在综合道路验证超120万公里,实测覆盖-30℃至50℃极端环境;同时考虑到国内各个地区补能的运营商等问题,EO羿欧充电兼容性认证也做到了覆盖99%。

与此同时,现在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加,品质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其实相对新造车来说,北京现代这种传统合资车企的品质与耐用型本就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其同样用严苛的测试验证来证明耐用和品质不是口号,是里程和测试的累积。

30+种“魔鬼路况”实测(含新藏线盐碱戈壁、川藏碎石陡坡等),以真实恶劣路况做耐久验证,10万+次急加/急减速冲击,聚焦动力/传动/制动部件的高频疲劳;0万+次车门/引擎盖开合,按“每天20次≈近14年”的强度模拟长期使用;累计5000+小时极端腐蚀测试,相当于“海上约200天”的耐蚀强度折算。

这些手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作为车企,之所以用尽手段来测试验证一款车,其目的无非只有一点,把各种能够想到的场景提前走一遍、把高频冲击与开合次数做成统计学意义的次数,尽可能把用户未来几年的不确定性消灭在研发阶段。

对于一款新车来说,消费者不用担心其是否还需要经过市场的验证,“品质黑箱”已经不复存在,这是全面测试下,消费者与车企的信任感重建,总结一句话就是让消费者开得省心。

当然,省心在一款汽车产品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也就是车辆的安全。近期很多起事故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不成熟的智驾、起火、事故后车门无法打开等等现象已经开始危害到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那怎么来保障安全?其实就是把那些其他车企卷的无用功,卷在安全这样一个常人普遍看不到的领域。

25%偏置64km/h:A柱几乎无变形、主驾气囊即时打开、车门可正常开启;“满血气囊”策略:主销即配9气囊+前排中央气囊,气囊长1.92m,保压时长达约6秒;电池与乘员双重护甲:地板“8横7纵”高强度梁网包覆电池,前舱“多载荷传递结构”(手枪梁+井字梁+B型前防撞梁)把撞击力导至侧/后受力区。

这些针对安全的考量或许不像一些冰箱彩电之类的配置能过让人轻易获取情绪价值,但是这不是费力不讨好,而是车企责任感的体现,相比一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安全难道不是更有价值的体现?难道不是一个品牌、一款产品最高的含金量?

综合来看,北京现代想通过EO羿欧这款新车,带来新能源产品的体验升级,这时候可能有人说了,一款车就想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不仅仅是一款产品,而是一种造车理念的落地:没有焦虑、只有放心,潜在的问题已经提前在研发阶段被解决。

#“老实车”配上“诚意经济学”#

省心这一点不仅仅是产品的特性之一,北京现代品牌层面也试图让省心不止体现在选择产品上面,更要在用车环节得以持续。

比如此次公布的预售政策,上路颜值成本(价值2000元专属车身色:暮光紫/哑光白)、补能起步成本(价值2000元家用智能充电桩)、基础用车成本(“无忧服务包PLUS”含9项关怀服务),再叠加置换补贴5000元(不限车型)与保险补贴直减1000元,形成“88元当12000元用”的百倍增值权益。

值不值?都写在明面上,没有套路,在充斥着浮夸与短视的中国汽车市场,北京现代EO羿欧像是一个“异类”,不沉迷参数的内卷,只是默默把安全、耐久、实惠做到极致。

这款车或许无法在社交媒体上制造“爆款神话”,但它很可能成为用户口中那台“开了十年没修过”的好车。而经过时间的验证,市场也终将验证一条真理,“踏实讲体验”的车才是最高级的产品定义,其背后所体现的真诚,更是最高级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