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品牌全面焕新,守正背后,如何破新局?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持续加剧,当多数品牌仍在“价格战”与“卷配置”的泥潭中缠斗时,红旗——这个承载着67年国车荣耀的品牌,正以一场系统性的品牌焕新,开启从“国车图腾”迈向“国民车潮牌”的“精准化作战”新时代。

红旗正式对外公布了以三大子品牌——“红旗”、“红旗天工”、“红旗金葵花”为核心的品牌新架构。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矩阵阵营更新”或“产品扩充”,而是一次源于顶层设计的战略重构,其目的只有一个:以更精准的定位,回应日益多元化的用户需求,为品牌下一阶段的跃迁注入全新动能。


# 从“国车”到“国民车”的理想转身 #


“红旗”这两个字,承载了太多的情怀与意义,这是中国汽车的图腾,也是消费者心中唯一的“国车”品牌。这就让消费者对其抱有更多的期待,尤其是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过去七年当中,红旗成功地将品牌年销量从谷底拉起,而这背后,是一场持续七年的战略转型。


2018年,这是红旗品牌诞生60周年,同时也是“新红旗战略”的启动之年,当时红旗品牌一年的销量仅为数千辆,但如今红旗早已是迈入年销量数十万门槛,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去年全年,红旗的销量达到了41.18万辆,同比增长17.4%,其中新能源销量11.5万辆,占比达到了27.9%,同比增长43.7%;在今年上半年,红旗品牌的销量突破了22.5万辆,有望再次突破之前的销量数据,要知道从2018年开始,红旗已经实现了连续的年度销量增长。


红旗品牌的复兴有目共睹,“让红旗飘起来”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那么此时不禁要问,红旗做对了什么?


先来看一组数据,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这几年,正在经历结构性的变化,尤其是消费市场的革新与人群的重构,以2024年为例, 80后(35-44岁)与90后(25-34岁)合计占比超60%;90后占新能源购买者34.5%,00后占比26%,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年轻科技派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没错,这是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结构发生剧变的几年,在这样的市场变革下,车企必须转向,对于红旗来说,在延续品牌基因的同时,更要覆盖年轻化的下沉市场,于是红旗拿出新技术、新产品,更在品牌塑造上面展现出新的活力。


目前,红旗已经向年轻化市场推出多款车型,红旗天工多款车型的产品定义也围绕年轻用户展开,而且目前在售谱系,已经覆盖传统燃油、纯电、增程、插混等多能源路径,这是紧跟时代的品牌转型,同时更是对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快速响应;


同时,如果近期关注汽车行业的消费者,会发现红旗品牌的“出镜率”较之前有了显著提升。比如启动“潮改计划”,联手熊猫工厂IP;红旗车队护航“九三阅兵”;红旗金葵花国耀车型与歼-35A“陆空同框”等等,不仅随动时代潮流,更紧跟家国大事。

在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营销之下,我们发现这并不太像传统认知当中的红旗,它变得更接地气,也更亲近,品牌与产品都不仅仅“走进”大众消费者群体当中,更是“走近”到人们的心中。


没错,红旗不仅仅是“国车”,更应该是“国民车”,这是面对当下以及未来市场竞争的根本。


在今年7月份举办的红旗粉丝嘉年华当中,白发老者与年轻面孔并肩而立,这一幕缩影,所揭示的便是红旗品牌历史性的转折:从仅用于接待元首的“国车”,成长为累计用户突破200万的中国国民汽车品牌。

我们可以在近一段时间内看到红旗品牌明显的变化,这位此前看起来略显“高冷”的“共和国长子”正在全新的面貌迎来破局与新生,红旗的目标很明确,在保留国车基因、守住基本盘的同时,强势切入主流市场的竞争,以应对新时代市场的潮流变化。


# 从“一本通读”,到“分卷精读” #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的复杂程度不仅仅局限在年龄层的变化一点,与此同时还有技术的多样性、消费者群体的认知程度、对产品不同类别的喜好、对文化的融入等多个方面。


在纷繁的市场需求下,如果一直按照传统的路子定义品牌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针对红旗这样一个价格覆盖面极广、且具有独特历史意义与内涵的品牌,那么如何来让自身的产品能够更精准的找到与之呼应的用户?

这对于红旗来说,其实是一个“甜蜜的烦恼”。


除了红旗之外,似乎没有别的品牌能实现十几万到千万的价格跨度,也没有一个汽车品牌能够和家国情怀画上等号,所以红旗要想在不同的市场发挥出自身的全部实力,就需要对品牌和旗下产品矩阵做出精细化的梳理。


对此,红旗的品牌焕新重构了品牌架构,三大子品牌各自承担起了各自的任务,以强化在不同市场之中,品牌与产品的适配性与竞争力。


首先,“红旗”子品牌,这是整个红旗体系的基盘,同时也是红旗品牌核心受众的首选,其在产品定义上将坚持以国民豪华为核心,聚焦全部用车场景,相较于之前其燃油车的主要路径,如今多出混动等多能源分支,以满足市场转型下更多的消费新需求。

以刚刚上市的红旗HS6 PHEV为例,其在保留大气尊贵的造型设计与尊享舒适空间的同时,新能源技术的加持让其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诉求,尤其是其“满油满电2327.343公里”的成绩,成功斩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全球续航最长的混动SUV。

其次,面向年轻化市场的“红旗天工”,作为红旗年轻化战略的核心载体,天工子品牌以新潮设计+智能科技+个性体验为标签构建潮流智能的新能源出行生态,目前其已经向市场推出天工05、06、08等纯电产品,成功切入主流下沉市场,并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最后,红旗金葵花,这一子品牌将作为红旗品牌体系金字塔的塔尖,以东方顶级豪华为灵魂,定义国宾级尊贵体验。


这或许是目前自主品牌当中唯一一个能够和全球头部顶奢品牌掰一掰手腕的品牌,而且不同于其他超豪华品牌只是在极致性能、极致工艺上做文章,红旗金葵花还融入了中国独有的中国文化叙事,其不光承载一个品牌一款产品,更是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自豪感的载体。


把三大子品牌拆分,不是力的分散,而是给其更大施展拳脚的空间,在各自的市场更有力地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最终形成三力合一的更强品牌势能。


于行业,红旗的转型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旗帜”正式挥起全面反攻的旗语,它证明了传统品牌如何在守住核心资产的同时,实现体制与战略的敏捷响应,为大型国有车企的转型提供了“红旗样本”;

于市场,一个更精准、更细分、更鲜活的红旗,将彻底改变中国大众化与高端市场的竞争格局,在15万至千万级的宽广谱系中,红旗将成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无法忽视的“自主品牌首选”;

于用户,红旗的焕新意味着多了一个兼具历史底蕴与前沿科技的可靠选择,当开红旗从一种情怀象征变为理性与时尚的消费抉择,红旗真正成为了“生活伙伴”也完成了其成为国民车的理想。


从一个红旗,到三大子品牌列阵,这是面向市场需求激增、消费者群体覆盖面更广的精细化作战体系,也是顺应时代变革所带来的品牌焕新调整,而这一系列的调整背后,什么是红旗品牌的核心驱动力?其实很好理解,就是鉴定用户为首位的长期发展理念。


# 坚定“用户本位”的长期主义 #


现阶段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浪潮当中,很多车型的转型方向是在围绕两个轴来行动,一个是能源、一个是智能,不否认这是市场的两个主要发展路径,但是盲目且无目的的转型让很多品牌深陷内卷与价格战的泥潭缠斗。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想清楚转型到底是为了什么,随大流的转型最终带来的就是同质化的发展路线,但是如今市场就这么大,怎能容下这么多同类的品牌与产品?于是我们看到了极度夸张的营销,流量品牌短时间内的爆火与口碑急转直下。


在短短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涌入了很多新造车品牌,同时也经历了快速的淘汰,平均每年3家车企退市的速度揭穿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说白了,这些品牌其实就是自己玩自己的,没有把用户当回事儿,最后自己拍拍屁股退出了市场,但是那些用真金白银给你投出选票的消费者却要承担品牌退市、产品后续失去保障的用车难题。


那么红旗转型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就是对以上的现象说不,把用户放在首位,并且坚定去走长期主义路线。

此番焕新最核心的战略升维,在于红旗坚定地转向 “以用户为中心” ,而非拘泥于“以能源类型为界限”。动力形式退居为实现用户价值的技术手段,品牌的运营与产品的定义,完全围绕目标用户的需求与场景展开。


不管是“国车”背书的品质与安全,还是红旗在近几年的技术积累,其产品的品质、续航能力、智能水平都位于市场的主流,天工纯电平台”实现续航、安全双突破,“鸿鹄混动平台”实现极高舒适和极致驾控,“九章智能平台”打通“车-云-人”全链路。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今的汽车市场已经转向,消费者更加看重可靠与品质,而这正是红旗转型的核心。目前,红旗已经收获了 200 万用户的认可,这一数字未来也将随着红旗品牌的焕新持续攀升。

截至目前,红旗在售车型已达到 18款,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增程等能源类型谱系完整的产品序列。在三大子品牌构架下,红旗不仅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产品,也将带来契合不同群体期待的更丰富、智能化、场景化的品牌体验。


从“国车”的崇高到“国民车”的亲密,红旗的这场“大象转身”,既是对67年荣耀的坚守,也是对未来市场的精准卡位。当三大子品牌的旗帜在风中展开,红旗已为其下一阶段的绽放,备足了弹药,也铺平了道路。


历史的荣耀已成基石,未来的篇章正待书写。


当新红旗的标识点亮,它承载的已不仅是一代人的记忆,更是一个品牌在时代巨变中,勇于打破自我、重塑价值的决心与行动,这场关乎“共和国长子”命运的破局之战,序幕才刚刚拉开。